笔者使用多年的电脑光驱忽然不听使唤了,放入任意光盘后双击光驱图标,屏幕上出现“无法访问E:\,设备尚未准备好。”的提示窗口(光驱盘符为E),无法读取光盘。笔者电脑使用的是联想QDIA6A主板、Pentium Ⅲ 733MHz、Kinghorse 128MB 内存、显卡和声卡均为主板集成,光驱是昂达52X CD-ROM。
本着先软后硬,先易后难的原则,笔者首先检查了BIOS 中有关光驱的参数设置,发现电脑能检测到光驱,参数设置也没问题。再查看“系统”属性中的“设备管理器”,光驱也没有与其它设备冲突。在排除了数据线和电源线的问题后,只能检查光驱硬件了。
经检查,光驱的传送轮没有损坏,传送带的弹力正常,电路板和元器件也无烧毁的痕迹。由于是不能读取光盘,于是我对激光头进行了清洁,但故障依旧。难道这款老光驱真的寿终正寝了?
笔者再细细观察光驱读盘的过程,听到了细微的“嘶嘶”声,终于发现了光盘在光驱内有打滑的现象。这是老光驱随着使用时间和次数的增加,光盘臂的压力逐渐减小,无法完全固定住光盘,导致了光盘在运转时打滑,才产生了故障。
解决方法很简单,将光盘臂取下后,稍稍将其向内弯曲,等效于增大了向下的压力,再装回光驱上即解决了问题。
修复错误文件系统硬盘 故障现象:笔者在一块原来用FAT16格式分区的迈拓硬盘上准备全新安装WinXP系统,用的是NTFS格式分区。当复制完文件重新启动后却不能正确引导硬盘,屏幕显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刚开始怀疑是WinXP的安装光盘的问题,就换了一张安装光盘再次安装,复制完文件重新启动后故障现象依旧。又怀疑这个硬盘不能用NTFS格式,就又装了DOS,装完重启后屏幕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ny key to reboot”(非系统盘或盘出错)。
分析解决:查找一些资料知道:造成“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五次都失败,则给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一般情况下用类似NDD的专业软件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 C:/S命令重写DOS引导记录。
但是笔者用NDD及FORMAT 命令都不能排除故障。第二天找到一个朋友,把故障现象给他描述了一遍。他分析可能是硬盘磁头不能正确读取0扇区的引导记录所致,建议用LFORMAT试一下。
从网上下载了LFORMAT(低级格式化程序)复制到一张可以引导系统的软盘上。
低格完成后重新启动后用Windows XP光盘启动电脑,重新用NTFS格式分区并安装系统,过程很顺利,问题解决。
提示:由于低级格式化需要对磁盘每个扇区、每个磁道进行写操作,所以会对磁盘有一定的损伤,除非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随意使用低级格式化。
硬盘修复软件使用体会
笔者经常对有“病”的硬盘进行小修小补,使用最多的是半专业的硬盘修复软件。我试过很多这类的软件,最后在我机子里只留下HDDREG、MHDD、FBdisk、以及一些原厂的DM工具,至于MS的SCANDISK,不说也罢了。
笔者最开始修理硬盘时,常常是什么软件都乱用一通,结果经常搞得硬盘连原厂的DM工具甚至BIOS都不认。现在我接到要修的硬盘一定会确认两件事,一是里面的数据重不重要,二是BIOS能不能认。如果数据比硬盘值钱,我会让该用户花钱找专业人员;如果BIOS都不认该硬盘那我就没办法啦。然后再上网,找找有关型号的资料(故障原因、处理办法、原厂工具)。最后才开始动手。
我处理的流程是:
第一,先用原厂的工具,例如DM等先对硬盘进行“清零”、“低格”等处理,这样做有以下好处:一是毕竟原厂的工具更安全,二是小问题DM都可能解决,三是有些硬盘修复软件会将硬盘搞得连原厂的工具都不认,到时才想起原厂的工具就太迟了。经上面处理过后再用其他软件,硬盘修复时间会大为缩短。因为有些软件、病毒或因不正常开关机而将硬盘的某些地方标上“坏”的标志,当这些坏簇连成一片时,直接用其他软件处理,其耗时可能超出你的想象。我曾遇到过一个硬盘,有10MB左右的坏簇是连在一起的,有上万个坏簇,而HDDREG、MHDD等一个小时才处理几百个,你算一算要花多长时间?用DM搞过后再用其他软件修复,这个区再也见不到坏簇,整个硬盘才几百个,修复起来快多了。
第二,用修复软件。HDDREG、MHDD、FB都很好找,也很好用。
HDDREG安装较烦,我用131版,是要安装在硬盘上。先从一些网站下载,安装时会让你再到官方网站下载一个新的安装程序,安装完后再制作一个软盘,然后就可以用它修复硬盘了。最好多复制几个软盘,因为软盘会经常读写,如果坏簇多、软盘读写次数会大大增加,很容易将软盘搞坏。该软件可以在Windows以及DOS下使用,你还可以决定从第几MB开始处理,不过不能决定在哪里结束。
MHDD、FB直接解压就可以用,但只可以在DOS下使用。你也可以将它俩COPY到软盘,总共才几百KB。在使用方面,FB、HDDREG都很容易使用,启动它们就会将电脑中的硬盘列出,你只要选定所要修的硬盘再回车它就自动完成。FB到结束时会自动将你的硬盘坏道隐藏,将好的进行分区,但最多挑出4块最大的给你用,询问你是否同意,你选“Y”,就相当于Fdisk一次,但重启电脑后还要格式化才可使用。(注意:当硬盘坏道较多较分散时你的硬盘容量会损失很大,我试过直接用它维修一个2.5GB和一个4.3GB的硬盘,结果一个只有1.8GB可用,一个只有800MB可用。)
MHDD的使用有点烦,但功能最多。启动时它会先将一些参数命令列出,然后就等你输入命令。按F2键是硬盘设定,按F4键是参数设定界面,默认全是OFF,即只扫描不修理,速度较快。你还可以设定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参数一般将REMAP(坏道映射)以及LOOP THE TEST/REPAIR(循环/修复,即修完一次再来一次,直到你叫停!)设为ON就可以了,再按F4键开始工作。中途还可以按键盘的箭头快进或后退。它工作时会有一个类似MS的SCANDISK的示意图给你看,很直观,使你对该硬盘的质量可以心中有数。
在使用这些软件前一定要先将BIOS的病毒功能、软硬盘写保护关闭。FB会损坏数据,MHDD与HDDREG则只会对坏区里的数据有损。它们之间还会“打架”,这个说OK,那个又说有错。上面几个软件很难说哪个最好。软件修复硬盘所费时间都很长,三两个小时是很平常的。如果硬盘不太重要且硬盘坏道较多时,我会在夜晚开机启动软件,然后关显示器,上床睡觉,明天早上醒来就差不多了。如果舍不得硬盘响几个钟头,可以每个把小时就退出(中途退出可以按“Ctrl+Break”组合键,但未完成的就退出,下次开机操作系统会报被修的硬盘有错,进行扫描,你大可不管按X键退出),并记住位置,关机,让它休息十来分钟再从停的地方继续修复,今天干不完还可以明天接着干(但FB好像没这功能)。如用FB分区觉得不满意可用DISKGENIUS或PQ等合并,但如果坏道多用DG会太烦,PQ也会报硬盘有错。如果容量损失不大,还是等FB自己弄好了。
附:
1.工作流程:
普通硬盘:DM(清零,低格)→FB,如可用容量超过50%就完工,否则再来:DM→HDDREG→MHDD→FB。HDDREG、MHDD在睡前开动,醒来“收货”。
重要硬盘:DM→HDDREG→MHDD→FB。用HDDREG、MHDD时最好每小时退出休息一下。
2.软件下载:到BAIDU.com上搜一下就会有一大堆。
From:http://www.itcomputer.com.cn/Article/Hardware/201309/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