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一:内存条与主板插槽接触不良、内存控制器出现故障表现为:打开主机电源后屏幕显示"Error:Unable to ControlA20 Line"出错信息后死机。
解决方法:仔细检查内存条是否与插槽保持良好接触或更换内存条。
故障二:自检通过。在DOS下运行应用程序因占用的内存地址冲突,而导致内存分配错误,屏幕出现"Memory A11ocationError"的提示。
解决方法:因Confis.sys文件中没有用Himem.sys、Emm386.exe等内存管理文件设置Xms.ems内存或者设置不当,使得系统仅能使用640KB基本内存,运行的程序稍大便出现"Out of Memory"(内存不足)的提示,无法操作。这些现象均属软故障,编写好系统配置文件Config.sys后重新启动系统即可。
故障三:Windows系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非法访问内存、内存中驻留了太多应用程序、活动窗口打开太多、应用程序相关配置文件不合理等原因均能导致屏幕出现许多有关内存出错的信息。wWW.ItComPUtER.cOM.cN
解决方法:此类故障必须采用清除内存驻留程序、减少活动窗口、调整配置文件(INI),重装系统和应用程序等办法来处理。
故障四:Windows系统中运行DOS状态下的应用软件(如DOS下运行的游戏软件等)时,因软件之间分配、占用内存冲突出现黑屏、花屏、死机现象。
解决办法:退出Windows系统,进入DOS状态,再运行应用程序。
故障五:程序有病毒,病毒程序驻留内存、CMOS参数中内存值的大小被病毒修改,将导致内存值与内存条实际内存大小不符、内存工作异常等现象。
解决办法:采用杀毒软件消除病毒;CMOS中参数被病毒修改,先将CMOS短接放电,重新启动机器,进入CMOS后仔细检查各项硬件参数,正确设置有关内存的参数值。
故障六:电脑升级进行内存扩充,选择了与主板不兼容的内存条。
解决方法:首先升级主板的BIOS,看看是否能解决问题,如果仍无济于事,就只好更换内存条了。
内存引起的死机 自从半年前在电脑城的JS那里买了条杂牌内存后,一用Photoshop处理照片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蓝屏或死机现象。有时候开机,虽然系统也能正常启动,但进入桌面前系统就有错误提示,会自动重启电脑,再次启动电脑后,仍旧是同样的故障。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发现这根内存被打磨过了。www.sq120.com推荐文章
了解被打磨过的内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内存的组成。内存一般都由PCB板、SPD芯片和内存颗粒组成,有些较高端的内存也带有屏蔽罩。内存的PCB板通常有4层和6层两种,层数越多其电气性能就越好;SPD芯片是记录内存频率、延迟等参数的芯片,一般内存条上都有(杂牌的劣质内存上就可能没有),内存颗粒则是内存条的记忆体,也是内存条最重要的部分,常见的内存颗粒品牌有Infineon(英飞凌),ELPIDA(尔必达),HY(现代)和Samsung(三星)等。而屏蔽罩一般都是金属材料,可以有效地屏蔽外界对内存的干扰,同时也使内存可以更好地散热,但通常也成了打磨内存的庇护伞。
如果你同时使用了几条内存,那么它就组成了一个团队,如果不同类型的内存混插的话(如单双面内存混插),就有可能出现兼容性问题,严重的话会导致死机。
内存之所以存在单面与双面内存,这关系到厂商制造工艺跟良品率问题,内存上的颗粒分单面颗粒跟双面颗粒。双面内存和单面内存看起来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同等容量的内存,单面比双面的集成度要高,生产日期要靠后,所以工作起来就更稳定。
通常单面内存每条拥有一组Bank,而双面内存则每条提供两组Bank。由于某些老的芯片组(如Intel 815)只能正确识别单组物理Bank最高容量为128MB,因此这就造成部分Intel主板无法使用某些“集成”度较高的256MB内存,因为它的全部容量都集成在一组Bank之内,主板只能使用它总容量的一半——128MB。
内存带宽如何计算 问:看到报纸上经常介绍内存以及显存带宽,我想知道它们究竟是怎么计算的?它和频率以及bit之间是什么关系?到底哪个更加重要?www.sq120.com 推荐文章
答:内存带宽计算公式:带宽=内存时钟频率×内存总线位数×倍增系数/8。以目前的DDR400内存为例,它的运行频率为200MHz,数据总线位数为64bit,由于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因此倍增系数为2,此时带宽为:200×64×2/8=3.2GB/s(如果是两条内存组成的双通道,那带宽则为6.4 GB/s)。很明显,在现有技术水准下,运行频率很难成倍提升,此时数据总线位数与倍增系数是技术突破点。
提醒,在显卡选购时,不要只看显存的大小,还要注意显存位宽这个因素,除非有特殊需求,64bit显存的显卡我们是不建议游戏玩家购买的。
From:http://www.itcomputer.com.cn/Article/Hardware/201309/2254.html